避讳与平缺制度避讳与平缺制度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避讳与平缺制度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避讳与平缺制度

【◆参考答案◆】:在起草文书的过程中,有严格的避讳制度,违反者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中国历代王朝都极为重视避讳之事,唐代则渐次发展到极致。"公文起草时必须遵守避讳制度。"唐政府通过律令,在这些方面作了大量细致的规定,"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无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既为名字误犯者,徙三年。"

(2)【◆题库问题◆】:[单选]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甲骨档案按其记载的内容分类。

【◆参考答案◆】:(1)占卜刻辞,这是甲骨档案的最大部分。(2)卜事刻辞即关于准备占卜材料的记事刻辞。(3)记事刻辞,关于职官、制度以及王朝日常政务的记载。(4)表谱刻辞:包括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即关于王朝祭祀活动和王室世系的记载,是最早的谱牒。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诡名挟佃

【◆参考答案◆】:
在宋代,由于赋役的苛重和不均,"伪为券售田于形势之家,假佃户之名,以避徭役",即诡名挟佃。

(5)【◆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简述五代十国割据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原因:五代十国割据的形成,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十国的统治者,原先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他们都是凭借武力扩大各自的势力夺取皇位的。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影响:这一时期,北方各派军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征战频繁,赋税苛重,统治黑暗。人民生活因而痛苦不堪,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虽然这一时期分裂割据带来了连年战争,产生一些对社会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南方相对安定,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农业方面,一是南方各国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在南方各国中更居首位。水利灌溉是发展农业的必备条件,从水利灌溉的发达即可看出南方经济的发展。二是桑柘、茶树等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茶、桑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不仅表明农业的发展,而且也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手工业方面,南方的丝织、制茶、造纸、印刷等行业都有了新的发展。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名全国,南唐制茶业最为发达,成都、金陵成为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商业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发展。当时杭州、扬州已发展成为东南地区的重要都市。楚国商业活跃,各小国之间贸易往来频繁。五代后期,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周世宗的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6)【◆题库问题◆】:[单选] 辽初期东京的参议部门是下面哪一个:()
A.盐铁使司
B.吏部使司
C.户部使司
D.节度使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蒲鲜万奴

【◆参考答案◆】:
(?~1233)金末元初大真国(俗称东真国)的创建者。又作女真万奴、完颜万奴、夫合讷等。女真人。初为金朝尚厩局使。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从平章政事仆散揆攻宋。大败宋皇甫斌军于溱水(今河南臻头河)。蒙古成吉思汗南侵,他受命为监军,率兵镇守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北),以遏止蒙古军南下。金朝为防范契丹人与蒙古结盟,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从而激起契丹人的反抗。崇庆元年(1212),北边千户契丹人耶律留哥聚众十余万于隆安(今吉林农安)反叛,自称都元帅,次年,自立为辽王,后归降蒙古。宣宗贞二年(1214),蒲鲜万奴为辽东宣抚使,奉命攻打耶律留哥,被留哥败于归仁(今辽宁昌图县四面城北)。三年,他据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叛金自立,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四年,受耶律留哥和蒙古军夹击,兵败,逃于海岛。兴定二年(1218),他由海岛回曷懒路(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建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市城子山古城),改国号为东夏(一说东真之讹)。东夏辖南京、恤品和开元三路,控制东至海(今日本海),北抵松花江,西与留哥领地接壤的大片领土

(8)【◆题库问题◆】:[多选]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和“伪尚书”。
A.《今文尚书》
B.《尚书正义》
C.《古文尚书》
D.《古文今古文注疏》

【◆参考答案◆】:A, C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内外相制

【◆参考答案◆】:
在兵力部署上,禁军一半驻京师开封,一半驻地方,"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在中央禁军的部署上,开封城内和城外、开封和京畿州县,也都维持一定的比例。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秧马

【◆参考答案◆】:宋代一种新的拔秧、插秧工具,又称秧船、秧凳。北宋苏轼曾在今广东、江西等地推广,用以减轻弯腰弓背的劳动强度。腹如小船,昂其首尾,农民跨于秧马上,可在水田滑行劳作。元人王祯《农书》中刊有其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避讳与平缺制度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