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吗?“王子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吗?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王子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吗?

(1)【◆题库问题◆】:[问答题] “王子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吗?

【◆参考答案◆】:"刑不上大夫"在西周以后被法律明文中予以取缔,但这种理念和意识在职官制度上一直存在,或多或少常有所表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新兴地主阶级针对奴隶主贵族的等级特权提出的法律原则,旨在从政治上打击和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所谓"同罪"只是一种相同或相似意义上的同罪,是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并不是王子犯了法真的就会和百姓一样被定罪受处罚。法律规定得很清楚,只要是沾了"官"的边,就可以享有"当"、"赎"、"议"、"请"等一系列免罚减罪的规定。尽管为了维护整个封建统治秩序,也惩治过统治集团中一些恶名昭著者,但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能相提并论。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选项中,属于专制君主直接进行地方监察的机构是()
A.御史大夫
B.门下省
C.刺史
D.察举制度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历史知识可以修改的是()
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
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从《资治通鉴》不记载屈原等文人谈司马光撰史的宗旨?

【◆参考答案◆】:屈原是一个大文学家,是楚辞的代表人物,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根本没有记载屈原的事迹,且只字未提屈原的名字。因为屈原的事迹不符合司马光指导性撰史的宗旨。司马光撰史只是记载历代君臣事迹,重在政治,讲究的是治国安邦,不符合其宗旨的当然他不能选,况且屈原没有处理好君臣关系,最后投江年历尽,这在司马光看来,未必是忠的表现。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请举出一例在该思想影响之下发生在欧美的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6)【◆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新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关键三年是()
A.1900年-1903年
B.1901年-1904年
C.1903年-1905年
D.1904年-1906年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已成海内外学界共识。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大陆学者李君如认为,坚持14年抗战说,“不仅在学术上有科学性,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有学者指出“关于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中作出的贡献和扮演的角色,现在大陆与台湾的多数学者都认识到:互相贬低和否认对方在抗战中的作用与贡献,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意义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修正我们的视角。”

【◆参考答案◆】:第一、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争取取得的;第二、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民党的抗战主要集中于正面战场;第三、中共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枭首示众是怎样的刑罚?

【◆参考答案◆】:传说母枭为幼枭捕食,等到母枭精疲力竭不能再喂幼枭时,幼枭便一起啄食母枭的肉。母枭无力躲避,便用嘴啮(niâ)住树枝,任凭幼枭啄食。幼枭将母体啄食干净后,树枝上只剩下母枭之首。《史记正义》:"悬首于木上曰枭。"枭首,就是先斩首致人死亡,然后将割下来的脑袋悬于竿上。作为刑罚,最早见于商末,《史记·殷本纪》:"斩纣头,悬之白旗。"可见,商纣王是被枭首示众了。到秦时枭首成为法定刑罚,《秦会要补订》有"悬首于木上杆头,以示大罪,秦刑也。"汉代初期枭首即为五刑之一,历代沿用。隋文帝开皇元年更定新律废除了枭首刑,但后世的帝王为泄己愤偶尔用之。枭首刑的目的不只在于惩罚罪人本人,因为人死亡之后,对其尸体的任何处罚对其本人都毫无意义。悬首于木,主要是为了儆吓活着的人,让他们知道犯罪的后果,知道身首异处、悬首高竿以示众的可怕,知道一人悬首将给家庭带来的奇耻大辱。78变法的商鞅是如何死的?著名变法主持人商鞅曾因太子犯法而对其师傅公孙贾施以黥刑,公孙贾对此怀恨在心。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为秦惠文王,公孙贾借机说商鞅欲反。于是,秦惠文王将商鞅车裂于咸阳市。车裂古时也称或车,早在春秋时就有相当普遍的使用,齐国"高渠弥"(《左传·桓公十八年》),楚国将夏征舒"诸栗门"(《左传·宣公十一年》)。车裂就是把犯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套上马匹,向不同的方向拉,把人的身体撕裂。车裂还称体解,慷慨悲歌欲救燕患而刺秦王的荆轲就是被体解的。有时执行刑罚时不用车,而直接用五条牛或马来拉,所以车裂俗称"五牛分尸"或"五马分尸",《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就记载了"咸阳市五牛分商鞅"的故事。汉代没有车裂的法定刑,而三国的东吴以及北魏、北齐、北周都有车裂刑。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后,认为"枭首身,义无所取",又"不益惩肃之理,徒表安忍之怀",废除车裂刑,但又被隋炀帝杨广恢复了。唐朝废弃隋代苛政,也不再使用车裂,唐末和五代时偶尔又见,五代以后只有辽代曾有规定,其他各代正式规定的死刑中基本上见不到"车裂"了。

(9)【◆题库问题◆】:[单选]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句话出自()。
A.A.孔子B.孟子C.子路D.颜渊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中共一大召开
D.蒋家王朝的灭亡

【◆参考答案◆】:C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王子犯法”真的“与庶民同罪”吗?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