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欧阳询书法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欧阳询是初唐的著名书法家。他博通经史,精善书法。以楷书最为著名,后世将其楷书称为"欧体"。其书法初染梁、陈时风,继习二王,又师北齐刘珉,研悟索靖之精妙,融南北之精华,终成自家面目。楷书作品,用笔凝练而含蓄,刚劲而清俊;结构内紧外松,左敛右放,方整而端庄,于平正中见险绝,古朴中寓润雅,是兼取南北书法精华的杰出典范。行书作品用笔沉雄爽健,疾涩瘦硬,结体和章法均呈纵势。相传定武本《兰亭序》为欧阳询所摹。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结合北朝的社会背景,阐述北朝文人书家继承旧体与南方文人书家追求新风的差异
【◆参考答案◆】: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经济落后,故而书法发展滞后,依旧沿西晋质朴的老路,而未能象南方东晋的书法发展出一条全新的局面。南方禁碑时,北方无禁令,仍然在大规模的立碑,造像,构成了北朝庞大的刻石书法体系。由于崔卢两门书法受到重创,不像二王书法能够形成体系形成代代相传,致使北方的书法发展受到阻碍。北朝的书家多与题榜、抄经、写碑、蒙童相关,偏重实用的功效,显然使北方的书家在情性的发挥上远逊于南方书家,而擅长行草书的书家也未能确立领袖的地位,北方文主书家与南方文人书家相去甚远,故竟以南方的王羲之为崇拜的对象。南方的书家一到北方,便陷于书写碑碣之中,而无法自拔,悔恨不如不知书。正说明南北文人书家对于书法认识的差别,以及北方偏执实用书法一端的史实。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湖笔”的是代特点是?
【◆参考答案◆】:因产于湖州善琏镇一带故名。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墓志
【◆参考答案◆】:墓志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墓志分上下两层,上层称为"盖",下层称为"底",底部刻有墓志铭,盖上刻有标题.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苏轼崇尚己意的思想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苏轼在书法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努力挣脱唐人重法观念的束缚,注重自我精神的体现和情感的渲泻,追求一种高度自由的创作心态,开创了宋代尚意的新书风。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其实质是在于说明书家所抒发的“己意”是在“无法”的状态下“信手”而成。他的“无法”和“信手”,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法度应为我所用,而不可以禁锁天性,即“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二是在“有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是通过积学来完成的,他十分强调以执著的精神求追求“法”的自由。因此,辩证地处理好“法”与“意”之间的关系,找准振衰继绝的途径,才是真正自出新意,获得成功的关键。苏轼的书法始终透露出他那独特的审美思想,即淡和静。淡就是平淡自然,神妙天成,静是欲令诗妙语,无令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其书法其实不是平淡,是绚烂之极,其实不是静谧,动荡之极也。
(6)【◆题库问题◆】:[判断题] 金文大多数是和器物一起浇铸出来的.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7)【◆题库问题◆】:[多选] 清代碑派书法,()三足鼎立,冠冕群流。
A.金农
B.顾炎武
C.伊秉绶
D.邓石如
A.金农
B.顾炎武
C.伊秉绶
D.邓石如
【◆参考答案◆】:A, C, D
(8)【◆题库问题◆】:[单选] ()匡正了阮元理论上南北书派论的失误,指出书法可以分派,但南北不可分派。
A.包世臣
B.康有为
C.张裕钊
D.郑文焯
A.包世臣
B.康有为
C.张裕钊
D.郑文焯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大篆形成的意义
【◆参考答案◆】:籀文,也叫籀书或大篆,是小篆前期文字,是小篆的基础。大篆,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西土秦地的汉字,相传这种字体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故而又称为"籀文"。大篆的形体结构比六国古文一般要规整和繁复,它上承西周春秋金文,下启小篆,发展脉络是清晰可辨的。大篆文字的代表字体是唐时出土的"石鼓文"。甲骨文字,就是殷、周之间的古文.它的字体,有些是象形一类,在古文以前就有的。有些繁缛一类的,又与籀文相同;另外与小篆相近、和金文相同的也不少.甲骨文字体的变化非常大,常常一个字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如龙、凤、龟、鱼等字;有五体以至八、九体。又如羊字,竞多到四十五体。由甲骨文演变为大篆,在书休上可必说是第一次改革。经过这一改革之后,字体统一了,通用起来也方便了.虽然大篆十五篇现已失传,但是我们把流传下来的一些籀文与甲骨文加以印证,还是可以看出从甲骨文演变的形迹的。由此也可以知道,文字的演变,总离不开因、革、损、益的规律。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一笔书”指的是()。
【◆参考答案◆】:《中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