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B.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C.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
D.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A.希波战争后,波斯帝国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B.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C.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亚马逊河流域
D.阿拉伯人吸收了日本10个数字的计数法,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工农武装割据
【◆参考答案◆】: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总概念。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三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的因素。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的总概念。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三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的因素。
(3)【◆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关于戊戌维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甲午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甲午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A, B, C
(4)【◆题库问题◆】:[填空题] 1933年5月,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在()组织(),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实行武装抗日。
【◆参考答案◆】:张家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美国是当今世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途径感知美国历史,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献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大国崛起》在讲述"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时出现了右图所示的精彩镜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l858年6月林肯图表数据是历史现象的有力佐证。下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图。
【◆参考答案◆】:《独立宣言》;意义: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推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6)【◆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A.著名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
B.詹天佑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D.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
A.著名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
B.詹天佑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后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D.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的代表作分别是《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单选] 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至少是在()。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参考答案◆】: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基本观念。无论是儒、道、墨、佛,还是法、兵、农、医,各家各派都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提出这一命题的是张载,他在《正蒙•乾称》中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而"天人合一"的基本和主要涵义,也来自儒家的阐说,且儒家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充分、广泛、深入的运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思维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性,有着极其深刻和合理的一面,能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基础性原则和智慧。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充分认识把握上述统一性基础上,主张达到一种依据天地人普遍规律的高度自觉,从而将其应用贯彻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社会关系的调整、政治伦理秩序的建立、为人处事的原则和谋略、道德的认识和修养、人生价值的理想定位等方面。进而在个体身上体现出心胸的宽广大量、情感的丰富纯净、心态的平和健康、举止的优雅得体、才学的渊深灵动。由此延伸出整体统摄、辩证通变的思维模式,以及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不过也应看到,中国古代某些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释,把社会规律完全等同于自然规律而不作区分,是不科学的;而用天和人作简单的比附,有肤浅、牵强以至荒诞的一面,董仲舒之说便是典型。由此也产生一些负效应,如迷信天命、消极宿命、以理杀人等。
(10)【◆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关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婚姻形态相应转变
C.财产继承制度改变
D.这一转变是由经济关系变化引起的
A.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婚姻形态相应转变
C.财产继承制度改变
D.这一转变是由经济关系变化引起的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