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 “负荷”是用哪里承担重物?
【◆参考答案◆】:我们知道,"负荷"一词有用人力承担重物的意思,但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承担呢?先来看"负",它的本义是用背驮东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背"。如"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去请求别人责罚,"负重"就是背上背着沉重的东西。"荷"的本义是用肩膀承担重物,相当于今天的"扛"或"担"。如"荷锄、荷枪、荷担"等;又如《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的是愚公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移山的事情;《汉书·朱买臣传》"其妻亦负戴相随",说的是朱买臣的妻子背上背着、头上顶着柴草跟着他走。可见,"负荷"是用背和肩承担重物的,所以有"背负肩荷"的说法。
(2)【◆题库问题◆】:[多选]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主要指挥者是()。
A.朱德
B.李德
C.周恩来
D.毛泽东
A.朱德
B.李德
C.周恩来
D.毛泽东
【◆参考答案◆】:A, D
(3)【◆题库问题◆】:[问答题] 古代的斗篷、风衣是用什么做的?
【◆参考答案◆】:古代斗篷、风衣功能相同,均是披用的外衣,通常无袖,也有虚设两袖的长披风,目的是用以防风御寒。二者的区别在于斗篷的质地有多种材料,而风衣是指丝织物所做的外衣。斗篷,又名莲蓬衣、一口钟、一裹圆。据传是从蓑衣演变而来,最初用棕麻编成,以御雨雪,名谓"斗袯(bï)",到明清时才多用丝织物制作,并不限于雨雪天使用,当时叫做"大衣",是一种御寒的服饰,有长式和短式、高领和低领之分。凡冬天外出,不论男女官庶,都喜披裹斗篷,但有个规矩,不能穿着这种服饰行礼,不然被视为不敬。清代中叶以后,妇女穿着斗篷非常普遍,制作日益精巧,一般都用鲜艳的绸缎制作,上绣花纹,讲究的还在里面衬以皮毛。此外,还有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斗篷,称为鹤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中提到:"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最初鹤氅的样子,就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鹤氅后来渐为士大夫所接受,表现为大袖、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加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4)【◆题库问题◆】:[单选] 下面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评述的不正确的是()
A.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
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
C.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
D.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
A.提出了行"仁政"、兴"王道",意在反对"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
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质性的支持
C.孟子认识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问题
D.把"仁"从道德范畴提升为政治理念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单选] 1940年、华北平原、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相关事件()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单选] 北宋豪放派词开创者是()。
A.辛弃疾
B.王安石
C.柳永
D.苏轼
A.辛弃疾
B.王安石
C.柳永
D.苏轼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一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高适的名作?()
A.《燕歌行》
B.《长恨歌》
C.《琵琶行》
D.《泊秦淮》
A.《燕歌行》
B.《长恨歌》
C.《琵琶行》
D.《泊秦淮》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井岗山会师②南昌起义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长城抗战驻守
【◆参考答案◆】:长城的中国军队反对日本侵略军进犯华北的抗战。1933年2月,日军侵占热河后,继续向长城一线进犯,3月初,进抵长城各口。驻守长城沿线的中国守军奋起抗战。原属西北军的国民党第二十九路军冯治安部将士们激于爱国热忱,夜袭敌营,夺回喜峰口,并于3月10日至25日,在喜峰口到罗文峪的长城线上,屡次打败日军的进攻;同期间,冷口和古北口的中国守军,受到喜峰口胜利的鼓舞,也对日军实施反击。长城抗战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但因蒋介石的破坏,终遭失败。
(10)【◆题库问题◆】:[单选]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