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基础。简述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基础。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简述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基础。

(1)【◆题库问题◆】:[问答题] 简述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基础。

【◆参考答案◆】:
儒道佛融合的基础有三个方面:
(1)首先是三家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抚民众所需要的,"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
(2)其次是,人在不同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教的逃避放弃,仅有一两种精神是不够和不完整的。
(3)再次是三家在哲学思辨方式上的互补性,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太实用了,在哲学思辨方面不够深入;道教和佛教最现实持超脱和遗弃态度哲学思辨要高出一筹。尤其是佛教层次最高。三者思辨方式上的互补性还在于儒家正面阐述、道家反面认识、佛教不正不反。
正因这三方面,在加上唐朝盛世雍容包纳的气度,这个时期儒道佛三家融合都是立足于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仍是三家并存且都得到了改进。尤其是儒学,在这个融合趋势中,吸收了佛道精神,开始了由传统儒学向新儒学即理学的转变。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旗制度

【◆参考答案◆】: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他根据战争的需要和女真族的传统习惯,把原来的牛录组织加以扩充,逐步建立了八旗制度,用以编制女真族人民。八旗分别为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它是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

(3)【◆题库问题◆】:[问答题] 西周的农业生产情况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
(1)生产工具的进步: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石、木、骨、蚌器,耒耜是主要的工具。但青铜农具比商代增多。在西周遗址已经陆续发现了一些青铜农具。
(2)耕作技术的提高:周人的主要耕作方法是"耦耕"。所谓"耦耕",大概是两人协同耕作的方式。西周实行撩荒休耕制,田有"菑"、"新"、"畬"之分,三年一循环,保证三分之二的面积耕作,三分之一的面积休耕。这种办法起到了养地力和利用绿肥的实际效果。周人已懂得耘草和施肥的关系,还重视灭虫,注意修治沟洫,起排水和灌田的作用。
(3)农作物种类与产量增加:农作物种类很多,仅见于《诗经》中的植物名称就有100多种。主要有黍、稷、麦、稻、梁、菽、蔬菜、瓜果等。还普遍种植桑麻和染料作物。西周农作物收获量很大,《诗经》中就有描写粮食丰收的情景。

(4)【◆题库问题◆】:[填空题]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人民在江河湖海大量筑堤围垦造田,使南方耕地面积大大增加,这种田地称为“()”。

【◆参考答案◆】:圩田

(5)【◆题库问题◆】:[判断题]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6)【◆题库问题◆】:[单选] 春秋中叶以后,在各国出现并加以公布的限制旧贵族特权保护封建私有制为中心的成文法是()
A.刑书
B.计书
C.盟书
D.符书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单选] 海陵王指的是下面哪一位:()
A.完颜阿骨打
B.完颜洪烈
C.完颜萍
D.完颜亮

【◆参考答案◆】:D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南北面官

【◆参考答案◆】:辽—契丹特殊的"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因契丹族皇帝宫帐向东开,官署、官员分立南北而形成。南面官模仿唐代官制而有所变通,又称"汉制",治理汉地州县、掌管财赋及分领汉军;多以汉人充任,朝官和宫官也参用契丹人。北面官以契丹故有官制为基础,又称"国制",其中也含有汉制成分。北面官治契丹宫帐、全国军事、部族、属国之政,分朝官、帐官、宫官等,均由契丹贵族担任。北面官也各分南北,有北、南宰相府,北、南大王院,宣徽北、南院等。总体上北面官地位高于南面官。

(9)【◆题库问题◆】:[判断题]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各处八旗统归中央八旗都统衙门掌管,地方督抚无权调动;绿营归()统领。

【◆参考答案◆】:地方督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简述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基础。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