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问答题] 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而不能统一全国?
【◆参考答案◆】: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后的几年里,曹操乘胜追击,并且迅速的统一了北方。这是由于袁绍败亡以后曹操成为了北方最有实力的军阀,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政治上的优势,再加上曹操个人主观不懈努力的结果。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试图乘胜追击统一全国。然而,却在赤壁大败于孙、刘联军,这一方面是由于曹军远来疲惫,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且战术指挥失当,另一方面也是更加深刻的原因却由于北方虽然对南方有一定的优势,却还没有达到压倒性的程度。再加上孙、刘集团各有自己的经济基础以及他们分别得到大大小小的地主支持,长江天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曹操在军事方面的优势。总之,曹操没有能够统一全国是各种主、客观因素抵消其军事等各方面优势的结果。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北方大本营,孙权也巩固了他在长江下游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一部,并进而入蜀、进入汉中,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上计
【◆参考答案◆】: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3)【◆题库问题◆】:[单选] 宋代御史台所设三院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台院
B.御史院
C.店院
D.察院
A.台院
B.御史院
C.店院
D.察院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的世族地主是在唐宋时期形成的。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填空题] 春秋时期,促使社会生产力有很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参考答案◆】:铁器农具的出现和使用、牛耕的出现
(6)【◆题库问题◆】:[单选] 金朝极力推行的哪项政策最终造成了汉和女真的民族冲突()
A.监察制度
B.反汉化
C.恢复女真族传统生活方式
D.猛安谋克制
A.监察制度
B.反汉化
C.恢复女真族传统生活方式
D.猛安谋克制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判断题] 垂髫:借指三岁到九岁的儿童。总角:八岁到十四岁的少年。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8)【◆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试述明代施行一条鞭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①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第二,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全部摊入田赋征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的大部分摊入田赋征收,小部分仍然按丁征收;有的地方将户丁银的大部分仍然按丁征收,而小部分摊入田赋征收;有的地方则将户丁银按田赋和按丁平均分配。总之,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第三,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统统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第四,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一条鞭法主要有三点进步意义:第一,将力役部分地摊入田赋,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土地的多数总是在地主一方,而户丁的多数总是在农民一方,现在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自然就相对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第二,把力役改为折银,这就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劳役束缚,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第三,赋役一概征银,这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又反转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题库问题◆】:[填空题] 建安年间,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
【◆参考答案◆】:《孔雀东南飞》
(10)【◆题库问题◆】:[单选]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明朝国威
B.与他国进行海上贸易
C.侵略他国
D.搜集各国珍宝
A.宣扬明朝国威
B.与他国进行海上贸易
C.侵略他国
D.搜集各国珍宝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