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抗战时期,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确立的标志是()。
A.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B.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C.高斯任驻华大使
D.史迪威免职和赫尔利任驻华大使
A.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B.史迪威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C.高斯任驻华大使
D.史迪威免职和赫尔利任驻华大使
【◆参考答案◆】:D
(2)【◆题库问题◆】:[单选] 在中国近代上,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A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怎样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
【◆参考答案◆】:在1956年到1976年,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需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依然具有巨大凝聚力。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 (2)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使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领导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对“四人帮”批评和揭露,使其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图谋未能得逞。始终警觉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并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文化大革命”中,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都是同毛泽东的作用分不开的。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参考答案◆】:
是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发表的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一篇重要著作。该文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辩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明确指出了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这就为后来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是毛泽东于1925年12月发表的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一篇重要著作。该文具体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辩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明确指出了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买办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这就为后来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5)【◆题库问题◆】:[单选]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单选] 今天的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因为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的作用是()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决定作用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单选] 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一部药典即苏敬所著的()。
A.《新修本草》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A.《新修本草》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参考答案◆】:A
(8)【◆题库问题◆】:[单选]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参考答案◆】:C
(9)【◆题库问题◆】:[填空题] 东晋之际,()所著《抱朴子》是道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理论之作,此书是()的代表作品,核心内容是()。
【◆参考答案◆】:葛洪;外丹派;论证金丹不死的可能性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监司
【◆参考答案◆】:官名或官署名统称。汉代、两晋及南北朝时期指刺史、侍御史及尚书左、右丞等有监察权的官员。《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宋代诸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有监察各州官吏之责,故亦有此称。明代则称提刑按察司。清代为司、道之统称。因藩司、道台有监督府县之责,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