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鸦片战争》
B.《林则徐》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A.《鸦片战争》
B.《林则徐》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单选]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是在公元前()年。
A.1600.0
B.1046.0
C.841.0
D.781.0
A.1600.0
B.1046.0
C.841.0
D.781.0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周公东征
【◆参考答案◆】:
武王在克商后二年病逝。当时「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立武王的幼子诵为周成王;另一方面,自己又亲自摄政,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引起了成王对周公的怀疑。最后成王开启金滕之箱,看见策文,周公才获得信任。于是管、蔡勾结武庚起兵反周。是时武庚利用战机,联络庸、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赢)诸族共图复国,声势远比新起而内部分裂的周强大。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三监叛乱。《逸周书·作雒》篇说,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篇则说,其灭国五十。地居河汾之东的唐也起事策应武庚的叛乱,后为周公诛灭。这次战事是继武王灭殷之后,周公为彻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绩,周王朝的统治由此奠定下来
武王在克商后二年病逝。当时「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立武王的幼子诵为周成王;另一方面,自己又亲自摄政,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引起了成王对周公的怀疑。最后成王开启金滕之箱,看见策文,周公才获得信任。于是管、蔡勾结武庚起兵反周。是时武庚利用战机,联络庸、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赢)诸族共图复国,声势远比新起而内部分裂的周强大。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三监叛乱。《逸周书·作雒》篇说,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周公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淮夷之族九邑。《孟子·滕文公》篇则说,其灭国五十。地居河汾之东的唐也起事策应武庚的叛乱,后为周公诛灭。这次战事是继武王灭殷之后,周公为彻底征服殷族及其同盟作出的最大功绩,周王朝的统治由此奠定下来
(4)【◆题库问题◆】:[单选] 杨坚入宫主政夺取的职位是:()
A.丞相
B.大司马
C.廷尉
D.相国
A.丞相
B.大司马
C.廷尉
D.相国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登记编号
【◆参考答案◆】:宋时普遍采用按年月时序排列、登记、编予、保管的方法。
(6)【◆题库问题◆】:[填空题] 宋元时期出现不少有关中外交通的专著,比较重要的有:宋周去非《()》、宋赵汝适《诸蕃志》、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等。
【◆参考答案◆】:岭外代答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宋学
【◆参考答案◆】:
又称道学、新儒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这个思想体系虽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却因其融合佛道思想精粹而区别于原始儒学,所以被称为新儒学。到清代时,考据学大兴,清儒们推尊汉儒,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肆意攻击,遂呼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
又称道学、新儒学。是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前导,由韩愈、李翱开启的将儒学思想由外转而向内,援佛道以证儒理,通过两宋理学家多方共同努力而创建的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由于这个思想体系以"理"作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被称为理学。这个思想体系虽以儒家礼法、伦理为核心,却因其融合佛道思想精粹而区别于原始儒学,所以被称为新儒学。到清代时,考据学大兴,清儒们推尊汉儒,对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肆意攻击,遂呼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
(8)【◆题库问题◆】:[填空题] 前秦苻坚在位时,任用()为中书侍郎,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国力渐强。
【◆参考答案◆】:王猛
(9)【◆题库问题◆】:[单选]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明朝国威
B.与他国进行海上贸易
C.侵略他国
D.搜集各国珍宝
A.宣扬明朝国威
B.与他国进行海上贸易
C.侵略他国
D.搜集各国珍宝
【◆参考答案◆】:A
(10)【◆题库问题◆】:[单选] 司马相如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以下哪一篇赋不是出于他之手?()
A.《子虚赋》
B.《上林赋》
C.《别赋》
D.《大人赋》
A.《子虚赋》
B.《上林赋》
C.《别赋》
D.《大人赋》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