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史实属于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A.占领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辽东半岛
D.南京大屠杀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单选]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对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活动都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参考答案◆】:不同评价:材料一在肯定其对封建政权长期巩固所起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统一思想,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文献通考》
【◆参考答案◆】:宋元之际马端临编撰,是一部从远古到南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通史巨著。《通考》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等24考,各门再分子目,使制度史的体例更加完备。该书取材极为广泛,引文摘取原文,叙述条例分明,对历代制度演变的评论具有颇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宋朝的制度的渊源变化,记载更为详细,是研究宋朝历史不可缺少的史料。
(5)【◆题库问题◆】:[问答题] 乐府、乐府诗、新乐府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参考答案◆】:乐府有两个含义,一是机构名,二是诗体名。作为官府机构的乐府建立于秦朝,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训练乐工歌女、进行演唱及演奏等。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汉武帝时扩大了乐府机关。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汉代乐府民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取得极高的成就,成为乐府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到了唐代,士人又撇开音乐而注重其社会内容,乐府由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变为批判现实的讽刺诗。新乐府就是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因为是自创新题,所以叫"新乐府"。
(6)【◆题库问题◆】:[多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发动的著名战役有()。
A.平型关伏击战
B.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
C.百团大战
D.长沙战役
A.平型关伏击战
B.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
C.百团大战
D.长沙战役
【◆参考答案◆】:A, B, C
(7)【◆题库问题◆】:[单选] 今年是扬州城建多少周年()
A.2000周年
B.2500周年
C.3000周年
D.3500
A.2000周年
B.2500周年
C.3000周年
D.3500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多选] 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的政治哲学各有自己的特点()。
A.荀子重"礼"
B.商鞅重"法"
C.申不害重"术"
D.慎到重"势"
E.韩非集大成
A.荀子重"礼"
B.商鞅重"法"
C.申不害重"术"
D.慎到重"势"
E.韩非集大成
【◆参考答案◆】:B, C, D, E
(9)【◆题库问题◆】:[单选] 汉高祖五年诏曰:“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对这道命令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所有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
B.原来的平民因饥饿而成为奴婢的人恢复平民身份
C.因饥饿卖身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
D.因饥饿自己将自己卖为奴婢的人,不得为平民
A.所有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
B.原来的平民因饥饿而成为奴婢的人恢复平民身份
C.因饥饿卖身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
D.因饥饿自己将自己卖为奴婢的人,不得为平民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三藩之乱
【◆参考答案◆】:
清康熙初,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时称"三藩"。"三藩"多拥重兵,久镇其地,形同割据。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亦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圣祖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乃下令撤藩。吴三桂遂于十一月发动烦乱,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有云、贵、桂、粤、闽、湘、蜀等省,以及赣、浙、陕、甘、鄂的一部。清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在军事上遏制吴部于湖南,然后剪其两翼。十五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反正,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寻吴三桂病死,孙世璠嗣位于贵阳,改年号洪化。十九年吴世璠败走云南。次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乱平。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藩产入官,尽撤藩军入北京。寻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清康熙初,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时称"三藩"。"三藩"多拥重兵,久镇其地,形同割据。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亦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圣祖以"撤亦反,不撤亦反",乃下令撤藩。吴三桂遂于十一月发动烦乱,耿精忠、尚可喜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有云、贵、桂、粤、闽、湘、蜀等省,以及赣、浙、陕、甘、鄂的一部。清政府在政治上实行分化瓦解;在军事上遏制吴部于湖南,然后剪其两翼。十五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反正,吴三桂于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寻吴三桂病死,孙世璠嗣位于贵阳,改年号洪化。十九年吴世璠败走云南。次年,清军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乱平。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藩产入官,尽撤藩军入北京。寻于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