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荫客制
【◆参考答案◆】:
两晋时期有关户籍的一项法令规定。西晋占田令规定官吏可以按照品级的高低荫庇亲属,多者可以至九族,少者可以荫三世。宗室、国宾、先贤后人及士人的子孙待遇相同;除荫亲属外,还可以荫衣食客及佃客:六品以上可以荫衣食客二人,七、八品二人,九品及御前护卫可荫一人;佃客则一、二品可荫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九品一户。荫客制使官僚荫客受到法律保护,西晋在荫客制普遍推行的同时又规定了荫客的数量,即国家在承认荫客的同时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西晋时期,大官僚奴客众多,大大超过了法令允许的数量。至东晋,南北大族荫客现象也十分严重,达到毫无限制的程度,以致政府和大族在争夺劳动力方面形成激烈矛盾,出现了南北两方检括户籍的行动。
两晋时期有关户籍的一项法令规定。西晋占田令规定官吏可以按照品级的高低荫庇亲属,多者可以至九族,少者可以荫三世。宗室、国宾、先贤后人及士人的子孙待遇相同;除荫亲属外,还可以荫衣食客及佃客:六品以上可以荫衣食客二人,七、八品二人,九品及御前护卫可荫一人;佃客则一、二品可荫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九品一户。荫客制使官僚荫客受到法律保护,西晋在荫客制普遍推行的同时又规定了荫客的数量,即国家在承认荫客的同时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限制,但是这种限制并没有完全起到作用。西晋时期,大官僚奴客众多,大大超过了法令允许的数量。至东晋,南北大族荫客现象也十分严重,达到毫无限制的程度,以致政府和大族在争夺劳动力方面形成激烈矛盾,出现了南北两方检括户籍的行动。
(2)【◆题库问题◆】:[单选] 负责文化教育的部门是:()
A.吏部
B.礼部
C.工部
D.户部
A.吏部
B.礼部
C.工部
D.户部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秦朝的制度性建设包括:()
A.政治经济制度
B.法律制度
C.君臣关系、思想体系
D.上述三项都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法律制度
C.君臣关系、思想体系
D.上述三项都是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单选] 河南王城岗遗址是()文化时期。
A.仰韶文化
B.马家浜文化
C.齐家文化
D.龙山文化
A.仰韶文化
B.马家浜文化
C.齐家文化
D.龙山文化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王守仁
【◆参考答案◆】: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6)【◆题库问题◆】:[单选] 春秋战国时期大约是公元前()年之间。
A.841—770
B.770—450
C.450—221
D.770—221
A.841—770
B.770—450
C.450—221
D.770—221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商代文字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商代的文字是甲骨文,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多字,已确认的约有2000字左右。基本构造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卜辞一篇月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
(8)【◆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六出祁山
【◆参考答案◆】:“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稳定大后方以后,以“兴复汉室”为毕生追求的诸葛亮决计北伐。他于227年向后主刘禅上著名的《前出师表》,从228年到234年六次北伐(实际上为五攻一守;其中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从祁山进兵)中原,均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蜀、魏国力相去甚远,魏有人口440万,带甲60万,仅用来处于第一线防御的军队就有20万,而蜀仅有人口94万,带甲十余万。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四部分类法
【◆参考答案◆】:
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
西晋荀勖,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门。隋唐以后的皇家图书馆及秘书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图书之所,都是按照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光武中兴是怎么回事?
【◆参考答案◆】: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真正复兴汉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废除了王莽制定的一切政治制度,基本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制度和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臣”,礼遇功臣列侯,予以优厚爵禄,但不任以政事。诸功臣与皇权产生矛盾的危险业因此大大减小,皆以功名自终,得享天年。对宗室外戚的权势,也都加以限制。与此同时,大力提倡儒学,表彰名节,重建太学,完善察举制度,擢用普通士人为官。标榜“以柔道治天下”,不尚严刑峻法。在中央,加重内朝官尚书台协助皇帝决策的作用,重大或机密事务多由皇帝与尚书台讨论决定,再交付外朝官僚机构之长――三公监督执行。时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地方上提高原监察区长官――州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使州部开始向郡以上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转化,最终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经济方面,社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光武帝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又裁并冗散机构、官吏,提倡节俭,以缩减开支。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刑徒,对未被释放的奴婢的法律地位亦予提高,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大量奴婢放免为庶人,流民多返乡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建武十五年(前39)针对豪强地主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此举引起豪强地主的反对,未能严格执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豪强地主的发展有所限制。 刘秀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东汉社会经济的的恢复和发展,因此被封建史家称为“光武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