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在蒙古对金的战争中,反蒙古贵族及将校俘获人口即归私有,称之为“()”。
【◆参考答案◆】:驱口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上计
【◆参考答案◆】: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战国、秦汉时地方官府定期向中央呈报施政情况,作为官吏考课依据的制度。战国时,各地主管官吏将所辖地区赋税、户口、垦田等情况写在木券,呈送中央考核,中央据此进行奖罚,亦为考课官吏的重要制度。汉朝上计制分两级,县(道)令、长将该县户口、垦田、赋税征收、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报郡国;再由郡守、国相汇总将副本呈报中央丞相,或由皇帝亲自受计,皇帝据此考察地方官政绩。上计地点一般在京师,如皇帝出巡,则临时指定地点。上计时间通常在岁终之月,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历以前,每年九月上计,此后每年十二月上计。东汉时,中央受计名义上由司徒总核,实际上由尚书台主持。每年年终由郡国向京师的上计称为常课,三年一考察治状称为大课。郡国上计使者,两汉也有不同。西汉县(道)上计于郡国,令、长、丞、尉自行;郡国上计于中央,由郡丞、国长史代行。东汉则改派地位较高的掾史,称为"上计吏"。令、长等不自行。
(3)【◆题库问题◆】:[单选] 严谨意义上的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第一个建立的草原帝国是()
A.匈奴
B.夏
C.辽
D.金
A.匈奴
B.夏
C.辽
D.金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单选] 唐宋设置的市舶司(使)与清朝后期清政府在中央设置总理衙门,负责处理外交和通商事务。两者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
A.管辖的范围不同
B.建立的地点不同
C.建立的目的不同
D.管理的人员不同
A.管辖的范围不同
B.建立的地点不同
C.建立的目的不同
D.管理的人员不同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单选] 西汉时期的晁错和贾谊建议皇帝进行:()
A.发展农业
B.发展商业
C.发展手工业
D.削藩
A.发展农业
B.发展商业
C.发展手工业
D.削藩
【◆参考答案◆】:D
(6)【◆题库问题◆】:[单选] 熙宁八年,王安石复宰相之位以后,曾派谁作为回谢使出使辽国()
A.韩征
B.沈括
C.李大忠
D.范至
A.韩征
B.沈括
C.李大忠
D.范至
【◆参考答案◆】:B
(7)【◆题库问题◆】:[单选] 清军入关后,亲自进京朝贺,受到顺治帝隆重接见的西藏佛教首领是()
A.班禅六世
B.达赖五世
C.班禅五世
D.渥巴锡
A.班禅六世
B.达赖五世
C.班禅五世
D.渥巴锡
【◆参考答案◆】:B
(8)【◆题库问题◆】:[判断题] 甲骨文中仅有衣、裘等象形文字,可证实服饰的材料及形制极为单一。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9)【◆题库问题◆】:[填空题] 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参考答案◆】:司马炎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北京以外清朝最重要的皇帝行宫是()。康熙以后,这里也是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是清前期中央加强同边疆各族联系的一个重要政治活动场所。
【◆参考答案◆】: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