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古代一整套赋税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西周贡赋的征收
B.西汉编户制度的施行
C.北魏租调制的确立
D.隋唐租庸调制的推行
A.西周贡赋的征收
B.西汉编户制度的施行
C.北魏租调制的确立
D.隋唐租庸调制的推行
【◆参考答案◆】:B
(2)【◆题库问题◆】:[填空题] 方腊、宋江起义发生在()
【◆参考答案◆】:北宋末期
(3)【◆题库问题◆】:[单选] 郑州商城成为“中国第八大古都”的历史依据是()
A.郑州商城曾为商初都城"亳
B.郑州商城曾为夏初都城"阳城"
C.郑州商城曾为西周都城"镐京"
D.郑州商城曾为东周都城"洛邑"
A.郑州商城曾为商初都城"亳
B.郑州商城曾为夏初都城"阳城"
C.郑州商城曾为西周都城"镐京"
D.郑州商城曾为东周都城"洛邑"
【◆参考答案◆】:A
(4)【◆题库问题◆】:[判断题] 李贽是自杀的。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软硬兼施陆续解除了一批禁军高级将领的军权,其中最被某些史书刻意渲染,颇具戏剧性的是在酒席上逼迫石守信等禁军大将交权的事件,被人称为“()”。
【◆参考答案◆】:杯酒释兵权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
【◆参考答案◆】: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 (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 内容是: 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 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 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 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 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 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 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大诰》
【◆参考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焚书令发布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公元前213年,(1)非秦朝记注皆烧毁。(2)非博士官职任内,藏有《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都要交到官府烧毁。(3)敢议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吏民知而不举者同罪。(4)令下30日不烧,发配修筑长城。(5)所不烧的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的书。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档案的起源——原始记事。
【◆参考答案◆】:原始记事方法如:结绳、刻契、图画等。这些原始记事方法,它们代替了部分语言,与一定的思想联系了起来,在一定范围内有约定俗成作用,可以保存和传递。但它们毕竟都是标记和符号,只能帮助有关人们唤起某些具体事物的记忆,不能表达确切、完整、抽象的意思。原始记事在一定范围内已有备忘、信约和凭证作用,故可称为档案的前身,即档案起源的形态。
(10)【◆题库问题◆】:[判断题] 川菜历史悠久,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是当今食客人数最多的菜系。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