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秋收起义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③遵义会议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白虎观会议
【◆参考答案◆】:
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初年,经今古文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淳于恭、班固、杨终等。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初年,经今古文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淳于恭、班固、杨终等。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材料二《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材料四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参考答案◆】:现实意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题库问题◆】:[问答题] 中国人的年龄是怎么计算的?
【◆参考答案◆】:中国人计算年龄往往有虚岁与周岁之分,周岁指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年龄,虚岁则是在周岁上加一岁或两岁。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其实,这种计算年龄的方式与我国古代的历法有一定的联系。我国古代通用的历法是阴历,与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历法公历(我们习惯称阳历)相对,阴历也叫夏历或农历、旧历。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习惯了用阴历来计算农时,渐渐地也习惯了用阴历来计算很多方面的事情。虚岁的计算就是一个例子。在古代,虽然没有统一的虚岁计算标准,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孩子从出生时就应该记为一岁,因为十月怀胎在古人看来是万物有灵的体现。而以后每过一个农历新年(即春节,而非阳历新年)就增加一岁,这样虚岁往往比周岁要大。如果是腊月(阴历十二月)出生,一过春节就记为两岁,因此虚岁比周岁还要大两岁。所以,我们现在把计算虚岁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以计算年龄的时间为标准,若计算时间是在过了农历新年到生日期间,则虚岁=周岁+2(即虚两岁);若计算时间是在生日过后到农历新年期间,则虚岁=周岁+1(即虚一岁)。而周岁的计算方法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只需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即可。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要在2009年8月8日记算1981年6月8日出生的人的虚岁和周岁,因为2009年的农历新年还没过,此人的当前虚岁则应该是29岁,而他的当前周岁则应该是28岁(公历2009年6月8日满28周岁)。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已成海内外学界共识。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大陆学者李君如认为,坚持14年抗战说,“不仅在学术上有科学性,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有学者指出“关于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中作出的贡献和扮演的角色,现在大陆与台湾的多数学者都认识到:互相贬低和否认对方在抗战中的作用与贡献,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意义认识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修正我们的视角。”
【◆参考答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九一八事变。
(6)【◆题库问题◆】:[单选]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国社会的矛盾
C.使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揭开了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国社会的矛盾
C.使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明清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中央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再通过"殿试",可得"进士"称号。
【◆参考答案◆】:(1)明清时期,由于受科举制影响,一般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都与科举有直接关系。这些学校往往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一些与科举无关的学科,则不受重视。明中期以后,书院逐渐兴盛,但在科举制盛行的时代,书院成为科举的附庸。清代,书院成为官府所办,教学内容全为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直接为科举服务。(2)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热衷科举考试,整天钻研空洞的八股文,很少有人认真求学问,结果大多数学生知识贫乏,对天下大事和国计民生茫然无知。在这种学风影响下,书坊刻印的应考书籍大量充斥市场,算命、卜卦、祈求神灵的迷信风气在读书人中间广为流传。
(8)【◆题库问题◆】:[单选] 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考试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A.考试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问答题] 古代结婚主要有哪些程序?
【◆参考答案◆】:古人结婚讲究三书六礼,极为周全。所谓三书,就是奉行六礼应备有的文书,即聘书、礼书和迎书。聘书是男家交予女家的用作确定婚约的书柬。礼书是女家详细列明过大礼时的物品和数量的书信。迎书则是迎亲当日,男方送给女方的书柬。而六礼则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礼节。纳采即提亲,问名则是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这两项主要由男方请的媒人负责。纳吉又称过文定,男家会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推算双方是否相配,以决定这婚事是否吉利。八字相合,这门亲事也就定下来了。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又称过大礼,是三书六礼中保留下来比较完整的,沿袭至今仍是婚嫁礼仪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女家接受男方的聘礼,称之为许缨。请期又称择日,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最后就是亲迎了,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亲迎是夫妻关系是否完全确立的基本依据。凡未亲迎而夫死,女可以改嫁。而一旦举行了亲迎之礼后夫死,按礼俗规定,新妇就只能认命"从一而终"了。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需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拜见公婆。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为"庙见"。今人的婚俗其实是在三书六礼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简,更适合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万事崇简的现代理念。
(10)【◆题库问题◆】:[单选]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①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县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文艺复兴
B.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工业革命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