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填空题] ()是南宋灭亡前后坚持抗元、坚贞不屈的代表人物。
【◆参考答案◆】:文天祥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辽代利用档案编修的史书。
【◆参考答案◆】:契丹贵族和历史上各统治阶级一样,都十分重视利用档案编修本民族、本朝史书,并且吸收中原王朝修史的传统和制度。辽代主要是纂修本朝也就是当代史,同时也对本民族前提发展史进行追溯。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商代文字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商代的文字是甲骨文,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多字,已确认的约有2000字左右。基本构造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卜辞一篇月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
(4)【◆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徐州相王”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马陵之战的第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亲率大军伐魏,占魏河西之地,对魏造成极大威胁。于是魏惠王将国都迁至大梁,对中原各国改变政策,改善于邻国的关系,积极寻求同盟,共同对付强秦。此时齐国也不想与魏为敌。在这样的背景下,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魏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为王,缓和了两国矛盾,史称"徐州相王"。
其作用是关东各国的矛盾进一步缓和,逐步出现了结盟的形势。可是,关东各国与西方秦国的关系却日益紧张起来。
马陵之战的第二年(公元前340年)商鞅亲率大军伐魏,占魏河西之地,对魏造成极大威胁。于是魏惠王将国都迁至大梁,对中原各国改变政策,改善于邻国的关系,积极寻求同盟,共同对付强秦。此时齐国也不想与魏为敌。在这样的背景下,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魏尊齐为王,齐亦承认魏为王,缓和了两国矛盾,史称"徐州相王"。
其作用是关东各国的矛盾进一步缓和,逐步出现了结盟的形势。可是,关东各国与西方秦国的关系却日益紧张起来。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李贽
【◆参考答案◆】: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他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云南姚安知府。20多年宦海生涯,他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54岁时,毅然辞官,寄居湖北黄安讲学。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李贽孑身移居麻城龙潭湖上芝佛院,研读佛经,编写《初潭集》。二十九年被迫流浪。三十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被捕入狱而自杀。李贽反对礼教,抨击道学,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不掩饰道德的功利实质。在文学方面,重视小说、戏曲的地位。他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李贽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主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发挥各种各样的人的个性和特长。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在封建统治思想占绝对优势的时代,李贽的思想无疑像一把利剑刺中封建思想的痛处。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力置李贽于死地的根本原因。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
(6)【◆题库问题◆】:[单选]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西汉和新莽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帝刘秀建立。刘秀的谥号是()
A.汉武帝
B.汉献帝
C.光武帝
D.昭烈帝
A.汉武帝
B.汉献帝
C.光武帝
D.昭烈帝
【◆参考答案◆】:C
(7)【◆题库问题◆】:[判断题]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8)【◆题库问题◆】:[填空题] 用干支纪日,并实行闰年十三个月的做法是在()。
【◆参考答案◆】:商朝
(9)【◆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对商朝和夏朝之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晚期的情景,认为夏桀是暴君等,都是商人带有宣传性的介绍。
B.夏朝历史是商本着客观的原则撰写的。
C.商人是趁着夏朝内部矛盾激化的时候,外来进攻取代了夏朝。
D.扩张与反冲,形成当时夏朝和商之间的一种关系。
A.夏朝晚期的情景,认为夏桀是暴君等,都是商人带有宣传性的介绍。
B.夏朝历史是商本着客观的原则撰写的。
C.商人是趁着夏朝内部矛盾激化的时候,外来进攻取代了夏朝。
D.扩张与反冲,形成当时夏朝和商之间的一种关系。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撰修实录
【◆参考答案◆】:实录,“是根据日历编纂而成的,是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史事,其载体也和日历一样属于编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