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土木堡之变
【◆参考答案◆】:
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棰棰死。明50万大军,"死伤过半"。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50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棰棰死。明50万大军,"死伤过半"。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2)【◆题库问题◆】:[单选] 1884年,日本学者岗千仞访华时间()
A.450天
B.405天
C.350天
D.501天
A.450天
B.405天
C.350天
D.501天
【◆参考答案◆】:C
(3)【◆题库问题◆】:[单选] 先秦道家的“反智”,其深意并于()
A.否定人类的智性与知识累积;
B.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
C.人类的智慧是浅薄无益的;
D.对于社会的绝望和回避
A.否定人类的智性与知识累积;
B.警醒人们不要为已有的知识体系所累;
C.人类的智慧是浅薄无益的;
D.对于社会的绝望和回避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问答题] “拈花微笑”说的是怎样一段公案?
【◆参考答案◆】:话说有一次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向佛祖释迦牟尼敬献上金菠萝花,并请佛祖说法。可是,佛祖却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拈起一朵金菠萝花遍示会上众人。当时,会众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默然不已;佛祖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也在会上,整个会上只有他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说道:"我有绝妙高招,能够直达涅槃至高境界,可以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微妙之处在于: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这就是佛教禅宗里的"拈花微笑"公案。佛祖讲经四十九年,独有此次一言不发。"拈花微笑"也是中国禅宗的第一宗公案,摩诃迦叶也被列为中国禅宗的"西天第一代祖师"。"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或"拈花破颜",本指以心传心直悟禅理,正是禅宗所谓"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义;后来也泛指彼此默契、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其实,释迦牟尼这里传示的乃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是纯净无染、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是佛教禅宗说的"无相"、"涅槃"之最高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无须更多言语或其他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境的最好阐释。
(5)【◆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周幽王成为亡国之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周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
B.自然灾难的影响
C.破坏了姬姜联盟
D.任用荣夷公专利,卫巫监谤,激化矛盾
A.西周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
B.自然灾难的影响
C.破坏了姬姜联盟
D.任用荣夷公专利,卫巫监谤,激化矛盾
【◆参考答案◆】:D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玄学
【◆参考答案◆】:
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人尤其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它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又鉴于汉末儒学衰落,为弥补其不足而产生出来的;它亦是汉末魏初清谈直接演化而来的产物。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形式。由是形成两晋南北朝玄学的独有特色。
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人尤其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为「三玄」。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阮籍、嵇康、王弼、向秀、郭象等。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它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又鉴于汉末儒学衰落,为弥补其不足而产生出来的;它亦是汉末魏初清谈直接演化而来的产物。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有: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基本内容,有提出「以无为本」及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自己的本的思想;以解决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为其哲学目的;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强调在论证问题时把握义理,反对执着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以「辨名析理」为其的思维形式。由是形成两晋南北朝玄学的独有特色。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北洋军阀
【◆参考答案◆】:
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以袁世凯为首的中国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8)【◆题库问题◆】:[单选] 1936年9月至西安事变前,中共对蒋介石的方针是()。
A.反蒋抗日
B.逼蒋抗日
C.拥蒋抗日
D.联蒋抗日
A.反蒋抗日
B.逼蒋抗日
C.拥蒋抗日
D.联蒋抗日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多选] 以下属于类书的有()
A.《太平御览》
B.《永乐大典》
C.《文思博要》
D.《四库全书》
E.《三教珠英》
A.《太平御览》
B.《永乐大典》
C.《文思博要》
D.《四库全书》
E.《三教珠英》
【◆参考答案◆】:A, B, C, E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材料二《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材料四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参考答案◆】:理解:孙中山并非"不知",而是为了救国,已经将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精神品质:爱国主义、公而忘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与时俱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