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打破关系
【◆参考答案◆】:指的是晚期人类活动的遗迹打破早期的地层或遗迹而形成的地层关系。在这一地层关系中,作为打破者的年代要晚于被打破者,打破者之中包含的遗物的年代一般也应晚于被打破者。
(2)【◆题库问题◆】:[单选] 书刊不同的装订方式采用不同的配页方法,胶订采用何种配页方法。()
A.套配
B.叠配
C.插配
D.混配
A.套配
B.叠配
C.插配
D.混配
【◆参考答案◆】:B
(3)【◆题库问题◆】:[单选] 青铜器时代完全被铁器时代取代是在什么时期()
A.夏
B.西周
C.初秋战国
D.东汉
A.夏
B.西周
C.初秋战国
D.东汉
【◆参考答案◆】:D
(4)【◆题库问题◆】:[单选] 传统的考古学研究对象下限是什么()
A.宋
B.元
C.明
D.清
A.宋
B.元
C.明
D.清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司母戊鼎
【◆参考答案◆】:
商代晚期铜器,1939年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司母戊"而得名。
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周四边及足上部饰有兽面纹。双耳、外侧则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控,用陶范铸做,鼎体混铸。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钵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了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的水平。
商代晚期铜器,1939年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司母戊"而得名。
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周四边及足上部饰有兽面纹。双耳、外侧则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控,用陶范铸做,鼎体混铸。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钵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了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的水平。
(6)【◆题库问题◆】:[填空题] 考古地质学,是借用地质()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的方法,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参考答案◆】:地层;研究资料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简帛文字
【◆参考答案◆】:简指竹简,帛指帛书。简帛文字主要流行于东周到魏晋时期,纸张普遍使用之后,简帛文字才逐渐废除。自19世纪末以来,简帛文字资料大量发现,著名者如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等,简帛文字中关于古代法律、史事、礼书、医学、兵法、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记载,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对于古代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8)【◆题库问题◆】:[单选] 近现代文物之间的界限是以()年来划分的。
A.1949
B.1919
C.1929
D.1939
A.1949
B.1919
C.1929
D.1939
【◆参考答案◆】:B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石质文物风化
【◆参考答案◆】:是指由于温度、湿度、生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使石质文物岩体发生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成分或结构的变化过程(劣变过程)。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考古类型学
【◆参考答案◆】:认识考古发掘所获的一群文化遗存,首先必须对其个体进行比较,进而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才是整体;但不同类的东西不能进行比较。考古类型学就是把用途、制法相同的文化遗存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比出各类文化遗存的演变系列。这个演变系列一般就是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演变过程,从而体现出文化遗存个体的相对早晚时序以及源流关系。进而认识整体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