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属于人为作用对考古形成破坏的是()
A.海啸
B.地震
C.生产
D.洪水
A.海啸
B.地震
C.生产
D.洪水
【◆参考答案◆】:C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龙山文化
【◆参考答案◆】:龙山文化得名于1930-31年梁思永和吴金鼎等在山东省历城县(今章丘县)城子崖遗址(位于龙山镇的河对岸)。由于黑陶乃其主要特征,所以习惯上也称之为黑陶文化。由于以前的考古水平不高,故日后凡发现有黑陶的遗存,均称之为龙山文化。现知,在此众多是龙山文化遗存中,各文化群间的文化差异还是非常显著的,不宜划归为一个考古学文化。但是龙山文化的名字在人们的头脑中留连已久,所以又产生了一种折中的叫法,即在各龙山文化之前再加上地区的名称,以资区别。如中原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湖北龙山文化等等。与此同时,总括各地龙山文化的内涵,发现其生产能力、社会结构和发展阶段又具有共同性,因此也可把各地龙山文化所处的时期叫做龙山时代(约距今4500~4000年间,也即铜石并用时代)。
(3)【◆题库问题◆】:[单选] 考古学鉴别文物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
A.经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B.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C.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
D.经济价值,实体价值,历史价值
A.经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B.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C.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
D.经济价值,实体价值,历史价值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判断题] 1936年,考古人员在一个定名为H127的坑中发现大量龟板.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5)【◆题库问题◆】:[单选] 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人类的器物开始丰富.
A.前期
B.早期
C.中期
D.晚期
A.前期
B.早期
C.中期
D.晚期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问答题] 论述洛阳烧沟汉墓的分期。
【◆参考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汉墓群。墓葬的时代从西汉中期延续到东汉晚期。这批墓葬的发掘和研究,给建立洛阳以及中原地区汉墓年代的序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并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和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墓中所出陶器等主要随葬品的组合和类型的演变情况,可划分为6期:第一期属西汉武帝时期;第二期属昭帝时期;第三期属宣帝至新莽及其稍后;第四期为东汉早期;第五期为东汉中期;第六期为东汉晚期。第一期墓室为平顶,一般较狭小。部分墓的墓室用空心砖砌筑,其余则为土洞墓。墓室前端的一侧凿有简陋的耳室。墓道为长方形竖井式。墓门多数向南。墓室为直肢。部分墓尚存木棺痕迹。
第二期墓室也是平顶,但一般较宽大。多数空心砖墓,少数墓的墓室为土洞或用小砖铺地。墓室前端的一侧或两侧有简陋的耳室。墓门多数向北。葬式亦为直肢,多数墓尚存木棺痕迹,个别为漆棺。
第三期墓室绝大多数为弧形顶,只有少数为平顶或穹窿顶。墓室中游两棺或3棺以上合葬者,除夫妇合葬外,还有子女祔葬的现象。墓室多用小砖券筑或用小砖铺地,但也有土洞墓。空心砖只用作部分墓的墓门栏额。耳室增多,从1个至4个不等,不少耳室平面作丁字形。部分墓在墓道和墓室之间还有甬道。墓门无一定方向。葬式为直肢。一半的墓中有木棺遗迹,其中少数还有铁棺钉。
第四期墓室可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作穹窿顶,后室仍为弧形顶。前室多数为土洞墓,后室多用小砖砌筑或用小砖铺地。封门也用小砖。耳室多数为一对,个别墓有两个以上耳室。墓道和墓室之间都有甬道,墓道仍为竖井式。部分墓的墓道在竖井之前加凿一道斜长的阶梯,这是墓道形制的新发展,葬式为直肢。木棺已普遍使用铁钉,棺内往往铺一层白灰。
第五期墓葬形制多数和第四期相同。个别墓的前室和后室都为穹窿顶,前室附有侧室,个别砖墓的前室加宽成为横室。
第六期多为土洞墓,前室平面多数为横长方形。墓室和墓道之间都有甬道。规模较大的墓使用斜坡式墓道,较小的墓扔沿用竖井或竖井附阶梯墓道。墓门以向南、向北者占多数。木棺普遍使用铁钉及白灰垫底。有些墓葬前室的四角还发现染有朱砂的卵石,疑作镇墓用。
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汉墓群。墓葬的时代从西汉中期延续到东汉晚期。这批墓葬的发掘和研究,给建立洛阳以及中原地区汉墓年代的序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并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和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墓中所出陶器等主要随葬品的组合和类型的演变情况,可划分为6期:第一期属西汉武帝时期;第二期属昭帝时期;第三期属宣帝至新莽及其稍后;第四期为东汉早期;第五期为东汉中期;第六期为东汉晚期。第一期墓室为平顶,一般较狭小。部分墓的墓室用空心砖砌筑,其余则为土洞墓。墓室前端的一侧凿有简陋的耳室。墓道为长方形竖井式。墓门多数向南。墓室为直肢。部分墓尚存木棺痕迹。
第二期墓室也是平顶,但一般较宽大。多数空心砖墓,少数墓的墓室为土洞或用小砖铺地。墓室前端的一侧或两侧有简陋的耳室。墓门多数向北。葬式亦为直肢,多数墓尚存木棺痕迹,个别为漆棺。
第三期墓室绝大多数为弧形顶,只有少数为平顶或穹窿顶。墓室中游两棺或3棺以上合葬者,除夫妇合葬外,还有子女祔葬的现象。墓室多用小砖券筑或用小砖铺地,但也有土洞墓。空心砖只用作部分墓的墓门栏额。耳室增多,从1个至4个不等,不少耳室平面作丁字形。部分墓在墓道和墓室之间还有甬道。墓门无一定方向。葬式为直肢。一半的墓中有木棺遗迹,其中少数还有铁棺钉。
第四期墓室可分为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作穹窿顶,后室仍为弧形顶。前室多数为土洞墓,后室多用小砖砌筑或用小砖铺地。封门也用小砖。耳室多数为一对,个别墓有两个以上耳室。墓道和墓室之间都有甬道,墓道仍为竖井式。部分墓的墓道在竖井之前加凿一道斜长的阶梯,这是墓道形制的新发展,葬式为直肢。木棺已普遍使用铁钉,棺内往往铺一层白灰。
第五期墓葬形制多数和第四期相同。个别墓的前室和后室都为穹窿顶,前室附有侧室,个别砖墓的前室加宽成为横室。
第六期多为土洞墓,前室平面多数为横长方形。墓室和墓道之间都有甬道。规模较大的墓使用斜坡式墓道,较小的墓扔沿用竖井或竖井附阶梯墓道。墓门以向南、向北者占多数。木棺普遍使用铁钉及白灰垫底。有些墓葬前室的四角还发现染有朱砂的卵石,疑作镇墓用。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
【◆参考答案◆】:二者都在江西省万年县,年代约在公元前12000-9000年。发现有石、骨、角、蚌器,其中以早期陶器和稻属植硅石遗存的发现最为重要。早期陶片的陶土中都加有诸如石英碎末等羼和料,制法有泥片巾塑和泥条叠筑两种,烧成温度不高,无完整器,纹饰有条纹、绳纹和编织纹,也有素面陶。栽培稻遗存从早到晚的不断增多,表明稻作农业已经有了发展。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铜石并用时代
【◆参考答案◆】: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9)【◆题库问题◆】:[单选] 布鲁纳尔测试条50%细网区中、共有12个小白孔,若8个小白孔糊死,留有4个小白孔,则说明网点增大多少。()
A.8%
B.10%
C.15%
D.20%
A.8%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B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朱然墓
【◆参考答案◆】:中国三国时期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朱然的墓。位于安徽马鞍山雨山乡。1984年发掘。为双室砖墓,全长8.7米。墓砖上模印"富且贵,至万世"等篆书吉语及钱文。该墓虽经盗掘,仍出土随葬品140余件,绝大部分为漆木器。其中描绘宫庭生活的"宫闱宴乐图"漆案,道德礼教题材的"百里奚会故妻图"、"伯榆悲亲图"漆盘等为漆器珍品。还发现"蜀郡乍牢"漆器铭文,可据以推测漆器产地。朱然墓是迄今发掘的吴墓中等级最高的一座,对研究东吴的埋葬制度甚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