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构件是由若干零件组成,这些零件之间—相对运动()。
A.没有
B.有
C.一般有
D.一般没有
A.没有
B.有
C.一般有
D.一般没有
【◆参考答案◆】:A
(2)【◆题库问题◆】:[问答题] 唐开元通宝的类型、特点。
【◆参考答案◆】:
①武德开元,指唐代初期由欧阳询致词及书、经钱监严密督造的一种优质开元钱。主要特征为面背具有肉好周郭,钱文深俊清晰,轮廓十分规整,铜质纯净,铸造精良。钱径2.4-2.5,重4.5克左右。
②金质开元,金质开元铸造十分工整,钱径2.3,郭宽0.2cm。这种开元金币是皇帝位赏赐臣下或举行庆典活动而特铸。
③银质开元,铸造工艺同样十分工整,其钱文笔峰,周廓尺寸也均与武德开元无异,钱径2.5,重5.7克。④月痕开元,可分为四型,直画月痕,系指钱背有遗址画隆起;月型月痕,系指钱背出现的半月形隆起,形似指甲;小径月痕,系指钱文风格上与月型月痕相近,但钱径缩小;对月月痕,系指钱背的穿之上下或左右各有一月纹。
⑤合背开元,系指一种面、背俱铸钱文的开元通宝钱。
⑥当十开元,系指一种大直径的开元通宝钱,钱径3厘米,重10克,铜质浑厚,文字明坦,光背。
⑦花孔开元,系指一种方穿被铸成花孔状的开元通宝钱,铜质不纯,铸工草率,应归属私铸开元之列。
⑧会昌开元,系指钱背加铸州名或钱监名的开元钱币。
⑨鎏金开元,发掘实物甚少,根据《古钱汇考》记载,当为背刻细花。
⑩小径开元,专指几种钱径在2.1~2.3厘米之内的开元钱。
①武德开元,指唐代初期由欧阳询致词及书、经钱监严密督造的一种优质开元钱。主要特征为面背具有肉好周郭,钱文深俊清晰,轮廓十分规整,铜质纯净,铸造精良。钱径2.4-2.5,重4.5克左右。
②金质开元,金质开元铸造十分工整,钱径2.3,郭宽0.2cm。这种开元金币是皇帝位赏赐臣下或举行庆典活动而特铸。
③银质开元,铸造工艺同样十分工整,其钱文笔峰,周廓尺寸也均与武德开元无异,钱径2.5,重5.7克。④月痕开元,可分为四型,直画月痕,系指钱背有遗址画隆起;月型月痕,系指钱背出现的半月形隆起,形似指甲;小径月痕,系指钱文风格上与月型月痕相近,但钱径缩小;对月月痕,系指钱背的穿之上下或左右各有一月纹。
⑤合背开元,系指一种面、背俱铸钱文的开元通宝钱。
⑥当十开元,系指一种大直径的开元通宝钱,钱径3厘米,重10克,铜质浑厚,文字明坦,光背。
⑦花孔开元,系指一种方穿被铸成花孔状的开元通宝钱,铜质不纯,铸工草率,应归属私铸开元之列。
⑧会昌开元,系指钱背加铸州名或钱监名的开元钱币。
⑨鎏金开元,发掘实物甚少,根据《古钱汇考》记载,当为背刻细花。
⑩小径开元,专指几种钱径在2.1~2.3厘米之内的开元钱。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失蜡法
【◆参考答案◆】:金属铸造的一种方法。用蜡制成铸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加热铸模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古代多用于铸造具有复杂形状的铸件。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战国以后,失蜡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鼎、彝外,还用于铸造印玺、乐钟、佛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贮贝器、饰件等。现代,失蜡法仍用于铸造金属铸件,称熔模铸造。
(4)【◆题库问题◆】:[单选] 酒精润湿液酒精含量控制在多少为合适。()
A.4%~7%
B.8%~12%
C.13%~16%
D.16%~20%
A.4%~7%
B.8%~12%
C.13%~16%
D.16%~20%
【◆参考答案◆】:B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墓葬的绘图资料包括()、(),以及必要的结构图、局部图、分解图等。
【◆参考答案◆】:平面图;剖面图
(6)【◆题库问题◆】:[单选] 一般大16开本的尺寸是()
A.187×262
B.203×140
C.130×99
D.140×90
A.187×262
B.203×140
C.130×99
D.140×90
【◆参考答案◆】:A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共存关系
【◆参考答案◆】:每一地层或遗迹单位(如一座墓葬、一座窖穴、一座房基等)中包含的各种遗物,构成了共存关系。
(8)【◆题库问题◆】:[单选] 西周时代天子用几鼎()
A.3.0
B.5.0
C.7.0
D.9.0
A.3.0
B.5.0
C.7.0
D.9.0
【◆参考答案◆】:D
(9)【◆题库问题◆】:[单选] 滚枕(肩铁)接触型印刷机应多久清洗滚枕一次()
A.每周
B.每天
C.每班
D.随时保持清洁
A.每周
B.每天
C.每班
D.随时保持清洁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对石质文物的破坏原理。
【◆参考答案◆】:岩石空隙中盐的结晶与潮解对石窟的破坏很大,当温度升高时,岩石空隙中水分要不断蒸发,使毛细孔隙中的盐分增多,浓度增大,当达到饱和浓度时,盐分就会结晶,而结晶时体积增大,对周围岩体产生压力,形成新的裂隙。当气温降低时,盐分从大气中吸收水分而又使盐溶解变成盐溶液,渗人岩体内部,并将入渗沿途的盐溶解,渗到新生的裂隙中。如此反复进行,使石质文物中的裂隙不断扩大,强度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