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规则且具有准确高度的音是乐音。下列属于乐音乐器的是()。
A.木鱼
B.木琴
C.军鼓
D.梆子
A.木鱼
B.木琴
C.军鼓
D.梆子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B。几个选项都是打击乐器,其中只有选项B有多个固定的音高,可用于独奏旋律,属于乐音乐器。因此,答案选B。【考点解析】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
(2)【◆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教学设计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教学内容:演唱教学《沂蒙山小调》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10分)(2)确定教学难点。(10分)(3)针对教学目标与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15分)
【◆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唱会《沂蒙山小调》,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带领学生领略山东民歌的音乐风格,并用心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唱出带有山东民歌风味儿的《沂蒙山小调》,初步掌握“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手法。(3)教学策略与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稳定学生情绪。二、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仔细聆听,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在哪儿听到过这段音乐?仔细来听一下。(好客山东,十一届全运会)师:能不能听出它是由哪首歌曲改编的?(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曲诞生于1940年的抗战时期,后经改编成沂蒙山小调。这首歌通俗易懂,旋律优美的歌曲伴随着山东乃至全国军民度过抗战时期最严酷的岁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唱一下这首歌。三、学唱歌曲1. 师:我们来完整的欣赏一下这首歌曲,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歌曲表现了沂蒙山怎样的风光?青山绿水,牛羊成群,高粱大豆,谷子满仓,一片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繁荣的景象。2. 师: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演唱一下,同学们想一下歌曲表达了沂蒙山人民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沂蒙山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 学习歌谱a. 熟读歌谱b. 老师弹旋律,同学在心里默唱c. 跟琴演唱歌谱,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4. 相关知识点讲解师:同学们,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四个)。师:同学们来看一下前三个乐句中,前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与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有什么特点?(音一样。)师: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民间音乐发展的一种创作手法,叫做“鱼咬尾”,又叫做“衔尾式”或“接龙式” 。设问:那么鱼咬尾对旋律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也就是它可以让旋律听起来更委婉细腻还是欢快活泼?生:委婉细腻师:鱼咬尾既可以使旋律听起来细腻委婉也可以让乐句之间衔接的更自然,我们再来唱一遍谱子,边唱边体会一下鱼咬尾的特点并将乐句之间唱的更紧凑自然一点。5. 演唱第一段歌词并挑出重点难点着重练习。设问:为什么有的歌词加括号?师讲解衬词,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加入的语气词或无实意的词,能够使歌曲更流畅,让音乐结构更完整。6. 自学二、三段歌词,分小组大声唱出来。难点:多好-看,豆-花香7. 齐唱歌曲。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情感在完整的演唱一遍,唱出对沂蒙山的向往,对沂蒙山秀美风光的热爱和沂蒙山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学唱《沂蒙山小调》,了解了沂蒙山的秀美风光也感受了山东民歌的精髓)五、作业课下搜集优秀民歌,下节课大家一起分享。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教案的书写。
(3)【◆题库问题◆】:[单选]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不包括()。
A.《到敌人后方去》
B.《祖国颂》
C.《在太行山上》
D.《救国军歌》
A.《到敌人后方去》
B.《祖国颂》
C.《在太行山上》
D.《救国军歌》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B。冼星海创作的歌曲有《游击军》《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之恋》《夜半歌声》等。《祖国颂》由乔羽作词,刘炽谱曲。因此,答案选B。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教学设计题根据谱例,设计一课时的初中演唱课教学目标与简单教学环节。要求:(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10分)(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25分)
【◆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学唱及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深入感受“让世界充满爱”的真挚情感。过程与方法:能够以柔和、统一、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并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知识与技能:了解《让世界充满爱》两部作品的曲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2. 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二、新歌教学1. 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2. 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结束不同。3. 跟琴唱,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4. 表情处理(1)提问:你认为怎么处理才更能打动人?(2)提示:气息下沉,提起眉毛,打开口腔,控制音量。(3)提示:在休止符处连吸带唱,把逻辑重音确立在每个乐句中的后附点上。(4)练习时,先要求一个声部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均衡两者音量,让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5)结束句是渐慢和渐弱,让人感觉回味无穷。5. 跟随课件音响完整演唱歌曲。a乐段的歌唱重点是音色统一,注意气息控制,音量不能过大。b乐段的歌唱重点是两个声部间的和谐,保持音准感觉和音量的均衡。三、音乐视野拓展教学1. 师:《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对真情的呼唤。象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如《爱的奉献》(播放主题片段)2. 师: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乐圣贝多芬就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把这种情感升华到了《欢乐颂》的主题----坚信人类必将获得“团结友爱”的永恒欢乐。3. 播放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合唱音频。四、教学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唱了,也听了关于爱的歌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具有情感上的表现力和感召力。五、用最动情和最美妙的歌声再唱《让世界充满爱》,并对歌词进行“二度创作”。
【◆答案解析◆】:该题考察教学设计。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一个不是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乐章?()。
A.遵义会议放光辉
B.过雪山草地
C.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D.四渡赤水出奇兵
A.遵义会议放光辉
B.过雪山草地
C.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D.四渡赤水出奇兵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答案 C是李劫夫创作的一首歌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包括十个乐章,分别是《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答案A.B.D包含其中。因此,答案是C。【考点分析】中外名曲赏析
(6)【◆题库问题◆】:[单选] 新《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
A.欣赏能力
B.歌唱能力
C.审美能力
D.操作能力
A.欣赏能力
B.歌唱能力
C.审美能力
D.操作能力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略)【考点解析】音乐教学能力
(7)【◆题库问题◆】:[单选] 下面所列举的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国别全部正确的是( )。
A.门德尔松(德国)、弗朗茨(德国)、李斯特(匈牙利)、马勒(奥地利)
B.理查·施特劳斯(德国)、沃尔夫(奥地利)、雷格尔(俄罗斯)、马勒(德国)
C.门德尔松(匈牙利)、弗朗茨(德国)、李斯特(芬兰)、沃尔夫(奥地利)
D.理查·施特劳斯(奥地利)、李斯特(法国)、勃拉姆斯(德国)、马勒(奥地利)
A.门德尔松(德国)、弗朗茨(德国)、李斯特(匈牙利)、马勒(奥地利)
B.理查·施特劳斯(德国)、沃尔夫(奥地利)、雷格尔(俄罗斯)、马勒(德国)
C.门德尔松(匈牙利)、弗朗茨(德国)、李斯特(芬兰)、沃尔夫(奥地利)
D.理查·施特劳斯(奥地利)、李斯特(法国)、勃拉姆斯(德国)、马勒(奥地利)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A。正确答案应该是:门德尔松(德国)、弗朗茨(德国)、李斯特(匈牙利)、马勒(奥地利);理查·施特劳斯(德国)、沃尔夫(奥地利)、雷格尔(德国)、勃拉姆斯(德国)。因此,答案选A。
(8)【◆题库问题◆】:[单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乐器和非常规音源等模仿风、雨、雷电、流水、松涛、鸟鸣、虫叫等声音”。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这种活动属于()
A.作曲实践
B.即兴编创
C.探索音响与音乐
D.感受与欣赏
A.作曲实践
B.即兴编创
C.探索音响与音乐
D.感受与欣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部分,领域三第一条探索音响与音乐规定,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情境都属于探索音响与音乐范畴,故本题应选C。
(9)【◆题库问题◆】:[单选] 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黄和( )为主要声腔。
A.秦腔
B.西皮
C.高腔
D.吹腔
A.秦腔
B.西皮
C.高腔
D.吹腔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B。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另有反西皮,是京剧传统唱腔中出现较晚(据传是谭鑫培所创)的唱腔。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二黄降低四度是反二黄。因此,答案选B。
(10)【◆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谱例中,不协和声音的数量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