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三年粮食产量:
1980年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
1981年
粮食产量6.70亿公斤
1982年
粮食产量7.1凤阳三年粮食产量: 1980年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 1981年 粮食产量6.70亿公斤 1982年 粮食产量7.1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凤阳三年粮食产量: 1980年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 1981年 粮食产量6.70亿公斤 1982年 粮食产量7.1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凤阳三年粮食产量:1980年粮食产量5.02亿公斤1981年粮食产量6.70亿公斤1982年粮食产量7.15亿公斤从凤阳的变化可见到农村改革的作用如何?

【◆参考答案◆】:
推动农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题库问题◆】:[填空题] 19世纪末,将我国福建省占为其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参考答案◆】:日本

(3)【◆题库问题◆】:[单选] 晚清到民国初期,到()留学的学生最多。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参考答案◆】:C

(4)【◆题库问题◆】:[单选] 西安事变后中共派出代表到西安谈判,不包括()。
A.周恩来
B.博古
C.叶剑英
D.张闻天

【◆参考答案◆】:D

(5)【◆题库问题◆】:[问答题]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结合有关史实,简要分析出现两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战争领导: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相互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6)【◆题库问题◆】:[问答题] 如何认识古田会议决议在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根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初步回答了在党员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思想上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它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方向和原则,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7)【◆题库问题◆】:[单选]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不包括()
A.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改革"的错误口号
D.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参考答案◆】:C

(8)【◆题库问题◆】:[问答题] 概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对私营经济实施的政策及其原因、作用。

【◆参考答案◆】:
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政策:限制和利用;(合理调整);原因:国民经济崩溃,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用:对国民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⑵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策:赎买政策;原因: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⑶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政策:鼓励、引导健康发展;原因:以往的教训;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决定的;
作用:促进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

(9)【◆题库问题◆】:[单选] 在以下哪一位作为摄政王时,袁世凯于1909年被排挤出离清廷内阁()
A.爱新觉罗·载湉
B.爱新觉罗·奕訢
C.爱新觉罗·载沣
D.爱新觉罗·奕詝

【◆参考答案◆】:C

(10)【◆题库问题◆】:[单选] 鸦片战争的爆发,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于英法等西方国家
B.英国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C.英国要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C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小豌豆-答案网 » 凤阳三年粮食产量: 1980年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 1981年 粮食产量6.70亿公斤 1982年 粮食产量7.1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