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股利分配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税差理论认为,当股票资本利得税与股票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股利收益税时,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B.客户效应理论认为,对于高收入阶层和风险偏好投资者,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C.“一鸟在手”理论认为,由于股东偏好当期股利收益胜过未来预期资本利得,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D.代理理论认为,为解决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A.税差理论认为,当股票资本利得税与股票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股利收益税时,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B.客户效应理论认为,对于高收入阶层和风险偏好投资者,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C.“一鸟在手”理论认为,由于股东偏好当期股利收益胜过未来预期资本利得,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D.代理理论认为,为解决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客户效应理论认为,边际税率较高的投资者(如富有的投资者)偏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偏好少分现金股利、多留存。边际税率较低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喜欢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
(2)【◆题库问题◆】:[单选] 关于财务管理“引导原则”的说法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引导原则是行动传递信号原则的一种运用
B.在财务分析中使用行业标准比率,是该原则的应用之一
C.引导原则可以帮助你用较低的成本找到最好的方案
D.引导原则有可能使你模仿别人的错误
A.引导原则是行动传递信号原则的一种运用
B.在财务分析中使用行业标准比率,是该原则的应用之一
C.引导原则可以帮助你用较低的成本找到最好的方案
D.引导原则有可能使你模仿别人的错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引导原则不会帮你找到最好的方案,却常常可以使你避免采取最差的行动。所以选项C错误。
(3)【◆题库问题◆】:[单选] 企业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的根本理由是()。
A.使企业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B.使企业在资金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C.最大限度地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D.向市场传递企业发展良好的信息
A.使企业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
B.使企业在资金上有较大的灵活性
C.最大限度地筹集到更多的资金
D.向市场传递企业发展良好的信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性资本,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剩余股利政策的本质是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4)【◆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通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一个公司业已存在的财务杠杆、每股收益、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B.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不能用于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C.经营杠杆并不是经营风险的来源,而只是放大了经营风险
D.经营风险指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它是企业投资决策的结果,表现在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上
A.通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一个公司业已存在的财务杠杆、每股收益、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B.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分析不能用于确定最优资本结构
C.经营杠杆并不是经营风险的来源,而只是放大了经营风险
D.经营风险指企业未使用债务时经营的内在风险,它是企业投资决策的结果,表现在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上
【◆参考答案◆】:B C D
【◆答案解析◆】:每股收益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所以不能准确反映财务杠杆、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选项A错;融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在判断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时,认为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但是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盈余最大的资本结构,所以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不能用于确定最优资本结构,B正确;经营风险是由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并不是经营杠杆引起的,但由于存在经营杠杆作用,会使销量较小的变动引起息税前利润较大的变动,C正确;选项D是经营风险的含义,表述正确。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编制实体现金流量法的企业价值评估表(结果填入下列给定的"实体现金流量法企业价值评估表”,不必列出计算过程)。 单位:万元电脑行业的A公司打算收购手机行业的B公司,请你对B公司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进行评估。有关资料如下: (1)以2015年为预测基期,该年管理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部分)如下(单位:万元):附注:经营性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随营业收入同比例变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金融)、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均不具有可持续性,预测时可以忽略不计。平均所得税税率为20%。 (2)以2016年和2017年为详细预测期,2016年的预计销售增长率为10%,2017年的预计销售增长率为5%,以后各年的预计销售增长率稳定在5%的水平。 (3)假设B公司未来的"税后经营利润/营业收入”、"经营营运资本/营业收入”、"经营长期资产/营业收入”可以维持预测基期的水平(修正后)。 (4)假设B公司未来将维持基期的资本结构(净金融负债/净经营资产),并持续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5)假设B公司未来的"净金融负债平均利息率(税后) ”为5%,各年的"利息费用”按年初"净金融负债”的数额预计。 (6)假设B公司税后债务成本为8%,β权益为1.5,当前市场的无风险报酬率为3%,权益市场的平均风险溢价为6%。
【◆参考答案◆】:表2 实体现金流量法企业价值评估表单位:万元后续期现值=1127.5×(1+5%)/(10%-5%)×0.8264=19567.09(万元)
【◆答案解析◆】:略
(6)【◆题库问题◆】:[单选] 两种债券的面值、到期时间和票面利率相同,计息期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年内复利次数多的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较高
B.一年内复利次数多的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较低
C.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不同
D.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直接相关
A.一年内复利次数多的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较高
B.一年内复利次数多的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较低
C.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不同
D.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与年内复利次数直接相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债券的实际计息期利率=债券的报价利率/年内复利次数=债券的票面利率/年内复利次数,一年内复利次数越多,债券实际计息期利率越低,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
(7)【◆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关于现金最优返回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现金最优返回线的确定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无关
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
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
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最优返回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
A.现金最优返回线的确定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无关
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
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
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最优返回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其中:L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有关,所以,A不是答案;i表示的是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由现金最优返回线的公式可知,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下降,B的说法不正确;b表示的是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所以,C的说法正确;如果现金的持有量在上下限之内,则不需要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8)【◆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说明以剩余收益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点。甲公司有A和B两个部门,有关数据如下:
【◆参考答案◆】: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的优点:主要优点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纳高于公司资本成本的决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答案解析◆】:略。
(9)【◆题库问题◆】:[单选] 有一项看跌期权,标的股票的当前市价为19元,执行价格为17元,到期日为1年后的同一天,期权价格为2元,若到期日股票市价为14元,则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期权空头到期价值为-3元
B.期权多头到期价值3元
C.买方期权到期净损益为1元
D.卖方到期净损益为-2元
A.期权空头到期价值为-3元
B.期权多头到期价值3元
C.买方期权到期净损益为1元
D.卖方到期净损益为-2元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买方(多头)期权价值=执行价格-市价=3(元),买方净损益=期权价值-期权价格=3-2=1(元),卖方(空头)期权价值=-3(元),卖方净损益=-1(元)。
(10)【◆题库问题◆】:[多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弹性预算法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的编制
B.因为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有关,所以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要以生产预算为基础
C.定期预算法便于依据会计报告的数据与预算的比较,有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接
D.管理费用预算一般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A.弹性预算法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的编制
B.因为制造费用的发生与生产有关,所以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要以生产预算为基础
C.定期预算法便于依据会计报告的数据与预算的比较,有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接
D.管理费用预算一般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参考答案◆】:A D
【◆答案解析◆】:A弹性预算法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其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的编制;B制造费用中的变动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而固定制造费用与生产量无关;C定期预算不利于前后各个期间的预算衔接;D说法正确。